第(2/3)页 陈扬最后作品结尾的时候,写了两首歌。 《那些年》正式发售的第一天,陈扬就在天涯网上,将第一首的《那些年》的曲谱给发了出去。 【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 我们终於来到了这一天 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连结 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约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 笨拙系上红色领带的结 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 优美动人的弦律向众人述说着青春时期的美好。 在这一份美好当中。 《那些年》仅仅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第一次印刷的20万册就一扫而空。 这也是让高冈目瞪口呆。 虽然他早就预测,那些年总销量绝对不只20万册。 但他也没有想到。 这么快的时间,20万册就已经卖空。 不过他也是佩服陈扬。 在作品上市的时候,竟然还能推出同名主打歌曲。 《那些年》想不爆都难。 “陈扬同学,没想到你写歌这么擅长。” “偶尔写写。” “少来吧,上次你也是这么说,结果你又来了。对了,你的音乐才华别被埋没了。我都收到好几个朋友的电话,想向你约歌。” “没空。” “陈扬同学,别急着拒绝啊。你看,写歌又不怎么耽误事。有灵感就写,没灵感就不写。再说,一首歌卖得好的,也有上万块。” “只是上万块而已,我还不如给自己写。以后写书,我多写几首主题曲。这样,书不是卖得更好。” “说得好有道理啊。” 这一说。 高冈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 竟然有音乐与书籍合体一起炒作的。 当然。 别人也不是没想到。 问题是别人搞不来啊。 一个是别人写不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另一个。 哪怕你能写出一些很优秀的作品,但他们写不出与之匹配的歌曲。 当然。 陈扬也不是完全拒绝高冈。 就是他不会特意去卖歌曲。 如果有空,又有心情……还是可以写些歌拿去赚点零花钱的。 “对了,高总,第一次印刷印多少册?” “30万册。” “少了,50万册。” “我靠,太狠了吧。” “我还有第二首歌呢。” “我知道……可已经卖出20万册了,再来个50万册,我倒不是担心卖不了,我就是怕万一。毕竟,亏本的事还是不要做的,还是一步一步来,时间虽然慢点,但不至于屯着压仓库。” “放心吧,第二首歌的热度,超过第一首歌的100倍。” “真的?” “要不这样,30万册你们出版社兜底,剩下 20万册我来。要是没卖完,我全部买了。要是卖完了,你们多分一点利润给我。” “好小子,你都拿了14个点的稿税了,还想要分啊。不过,你这家伙这么有信心,我这个当老总的也该拿出一点魄力。Ok,50万册,就50万册。 …… “各位,今年大家都很努力。我们起点今年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俗话说,有赏有罚。做出贡献的,必需奖励。那么,今天我就将某些人员的工作任命说一下。” 站长宝剑来到了起点编辑部。 “队长,升任起点副总编。” 掌声,疯狂的涌来。 队长也是兴奋不已:“谢谢宝剑。” “古月,升任3组主编。” 掌声,再一次出现。 “古月,牛逼,请客,请客。” “古月,以后得叫你主编了。” “古月……” 整个办公室里,一片沸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