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青州军?】-《大宋泼皮》
            
            
            
                
    第(3/3)页
    韩桢问道:“对了,我军伤亡如何?”
    “骑兵六人,步卒二十二人,皆是轻伤!”聂东语气有些骄傲。
    面对七八千人的敢炽军,仅有二十八人轻伤,这样的战绩,确实值得骄傲。
    这还因为穿的是竹甲,若是身着全套铁甲,只怕受伤的士兵会更少。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敢炽军战力太弱。
    一支七八千人的队伍,竟然连强弩都没有,着实有些可笑。
    “不错!”
    韩桢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安排伤病去商队牛车上,其余人押解战俘,出发!”
    来时三十七骑,归时浩浩荡荡。
    这一千多战俘,就是他们此行的收获,虽看着不如金银钱财来的实在,但实际价值却远超铜钱。
    ……
    千乘县内。
    谢鼎慰问一番守城的弓手乡勇后,象征性的发了些赏赐。
    钱不多,只有寥寥三五百文。
    阵亡的守军,则给予两贯抚恤金。
    没办法,不是每个知县都如常知县那般财大气粗。
    谢鼎此人还算有些良心,任期内没有太过盘剥百姓,除了俸禄之外,每年只能得几百贯孝敬钱。
    又安慰一阵县中百姓后,谢鼎回到县衙之中。
    县衙后院,谢鼎正与少年一起用饭。
    少年扒拉了一口饭,含糊不清地问道:“舅父,那韩桢真的是匪寇?”
    “食不言,寝不语!”
    谢鼎微微皱起眉头,训斥道。
    这少年名唤刘锜,其父刘仲武乃是泸川军节度使,在边军多年,战功赫赫。
    早年间力主招降吐蕃王子,一番统筹谋划,竟真的让吐蕃人率部归降。
    结果,如此泼天大的功劳,却被童贯据为己有。
    直到宋徽宗派遣使臣去西军慰问时,才从刘仲武口中得知真相。
    也正是因为此事,让童贯嫉恨上了他。
    这几年边军缺饷少粮,导致刘仲武在对上西夏时吃了几次败仗,童贯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不断打压排挤。
    刘仲武担心会牵连家人,便将最小的幼子刘锜托付给妻弟,让其帮忙照看。
    “哦!”
    闻言,刘锜点点头,三两下将碗里的饭吃完,而后放下碗筷道:“舅父,俺吃完了,现在可以说了罢?”
    “……”
    谢鼎拿这个外甥没什么办法,只得答道:“此人鹰视狼顾,性情桀骜,即便不是匪寇,也绝非善类。方才那股杀意,不似作伪,只怕真存了屠杀吾等的心思。”
    刘锜却摇头道:“俺倒觉得此人乃当世之英雄!”
    他乃将门之子,自幼习武,一手棍法更是得周侗亲自指点。
    身为武人,自然看不惯文人那番做派。
    尤其是卓本这种腐儒。
    方才卓本呵斥韩桢之时,他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不过碍于舅父在场,没表露出来罢了。
    即便韩桢当街杀了那卓本,只怕他也只会拍手称快。
    见外甥一脸向往之色,谢鼎心中一禀,赶忙板起脸道:“莫以为吾不晓得你的小心思,老老实实待在县城里,哪都不准去。前阵子吾和你父通过书信,他不想你再入军伍,吾也是这个意思。”
    “这几年在吾身边,好生读书进学,往后也好科举入仕途。”
    读书科举?
    刘锜面色一变,顿时苦着一张脸。
    让他上阵杀敌,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可读书,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见他苦着脸不说话,谢鼎厉声道:“听到没有?”
    “舅父,俺晓得了!”
    刘锜面上恭敬,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这番态度,让谢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这才拿起筷子继续吃饭。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