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齐宋和谈】-《大宋泼皮》
            
            
            
                
    第(1/3)页
    秦桧如今春风得意。
    凭着出使齐国促成和谈,并成功与樊楼取得联系的功劳,升任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
    知制诰,属中书省,职权是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
    宋承唐制,以翰林学士草拟内制,中书舍人草拟外制,称为两制。
    内制指皇帝直接由宫廷发出的诰谕,这可是实打实的近臣,先前一直由内侍梁师成担任。
    能坐上这个位置,背后少不了王家与童贯的运作。
    秦桧对此很满意。
    当然,如果家中发妻在温婉一些,就更好了。
    “起朝!”
    伴随着太监李彦的一声唱喏,大殿中的众人神色一凛,面色肃然。
    赵佶身着一袭大红常服,迈着八字步,来到殿台坐下。
    “拜见陛下!”
    一众文武官员齐齐躬身见礼。
    看着破旧的大殿,赵佶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住贯了延福宫与艮岳,这样的破宫殿,让他有些无法忍受。
    赵佶早就想重新修一座宫殿了,而且他如今有了新的灵感,打算结合南北之美,建造一座旷古烁今的艺术品。
    但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没钱!
    他此次南下,虽搬空了内帑,可这笔钱是他享乐用的,况且拿来修建新皇城完全不够用。
    赵佶已经命蔡京想办法帮他捞钱了。
    此外,还有最关键一点,那就是与齐国的和谈。
    没和谈之前,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
    别到时候皇城刚开工,韩桢就打来了。
    念及此处,赵佶朗声道:“议和在即,可有爱卿愿担和谈之职?”
    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
    这可不是个好差事,谈崩了,罪责自己担。
    就算谈成了,也得背负骂名,说不得还会遗臭万年。
    四下看了看,见无人应答,秦桧上前一步。
    童贯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见他朗声道:“臣愿往!”
    “好!”
    赵佶双眼一亮,越看秦桧越顺眼。
    如今,有担当的大臣可不少了。
    “臣也愿往!”
    就在这时,另一道声音响起。
    说话之人,正是宗泽。
    因守卫襄阳有功,宗泽被调回中枢,加封宝文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副枢密使。
    赵佶拍板道:“既如此,便任宗卿为主使,秦卿为副使,负责议和之事。中书门下拟定国书,送往齐国。”
    议和之事,没那么简单,先前韩桢是草台班子,所以双方和谈比较随意。
    如今既然对方建元称帝,那就得正规些了。
    双方需递交国书,写明和谈使节,甚至连和谈的时辰,布局都是有讲究的。
    敲定好议和之事后,吴枢上奏道:“陛下,入夏以来,荆湖北路暴雨连连,致使下辖各州水患频发,大量农田被淹没,转运使汤润山上奏,请求国库拨款赈灾。”
    “……”
    听到是伸手要钱的,赵佶就不由一阵头痛。
    现在国库空空如也,官员胥吏俸禄都发不起,就等着夏收的赋税呢。
    黄潜善眼珠一转,提议道:“臣听闻韩桢在山东之时,向治下道观寺庙,追讨自建隆元年欠下的赋税,所得税款惊人。臣觉得,可效仿一二,以解国库之难。”
    甚么追讨自建隆元年欠下的赋税,说白了就是抄家,不过换了个由头,师出有名而已。
    此话一出,大殿众人神色各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