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听嬴政说吕不韦主持的王陵建造,赵昊倒不觉得意外。 “既然骊山陵是唐举之选的,那他为何骗皇叔公有问题?” 赵昊依旧有些不解的追问道。 嬴政笑道:“唐举之曾是吕不韦的门客,朕刚即位那会儿,吕不韦大权独揽,让朕得不到施展,后来朕夺回大权,第一时间便驱逐了吕不韦的门客,其中就有唐举之” “哦,这个儿臣知道,李斯给父皇写了《谏逐客书》,父皇又将他们找回来了!” “呵呵,但不包括这个唐举之.” “明白了,唐举之跟父皇有怨!” 赵昊恍然点头,旋即一脸鄙夷:“难怪这老家伙四处编排父皇,暗中生事” “好了,一介跳梁小丑,不提也罢!” 嬴政笑着摆手,正欲转移话题,却听赵昊有些不解的道:“父皇不打算追究此人吗?” “朕倒想追究此人,但此人来去无踪,化名无数,很难查找!” “这” 赵昊无语,下意识挠了挠脸。 古代找人不比后世找人,到处都有监控。 要想在崇山峻岭,犄角旮旯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 这也是那些六国余孽,轻易躲过秦军搜捕的主要原因。 眼见赵昊一时也想不出办法,嬴政笑了笑,又道:“你刚才说的瓷器,是怎么回事?” “瓷器?哦,是这样的,父皇不是要人俑陪葬吗?我看人俑都是陶做的,不利于颜色长久保存,若用瓷器,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赵昊反应过来答道。 当时他画军吏像的时候,还没想到用瓷器制作人俑,后来偶然发现青瓷,便突发奇想,用瓷器代替陶器,制作兵马俑。 想想那些唐三彩瓷人,经历几百上千年,依旧明亮如新。 再看看兵马俑坑里的陶人. 抛开始皇帝的个人因素,单论审美价值来说,完全不能相比。 却见嬴政饶有兴趣的追问赵昊:“那你说的瓷器,究竟是何物?莫非与青瓷有关?” 赵昊想了想,道:“说没关系,也有点关系,但深究起来,两个确实不是一样的东西!” “哦?那你说说,这瓷器是用什么做的?” “也是泥土,不过不是一般的泥土,而是高岭土!” “高岭土?” 嬴政一愣,有些不解的看着赵昊:“什么是高岭土?” “这” 赵昊尴尬地挠了挠头,道:“这个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得派人去找,只要找回高岭土,就能烧制瓷器。” “那好!朕立刻派人去找,你来安排他们” “是,父皇。” 赵昊拱手领命。 很快便离开了嬴政书房。 其实瓷器烧制,工艺并不复杂,即使是工业发达的后世,也依然以手工烧制为主。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会烧制陶器,就能烧制瓷器。 至于为什么这个时代没有瓷器,只有陶器,主要还是原材料和温度的问题。 原材料很简单,就是赵昊说的高岭土。 至于什么是高岭土,其实就是观音土。 而温度的问题,也很好解决。 以前烧木炭不容易升温,现在烧石碳,不可同日而语。 时至下午,总领东巡事务的李斯,在大典结束后不久,便开始安排东巡启程事宜。 而嬴政则在赵昊走后,带着赵高,蒙毅,郑国三人,身穿便装,走进了田野。 从东巡启程,看到沿途村落人烟稀少,他就想停下来仔细看看。 如今正好有机会,便想亲身体会一下百姓的生活,顺便了解民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