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阎乐看着他的笑容,不由满心狐疑。 因为看赵高这样的笑容,明显是胸有成竹。 果然不出赵高所料,只过了片刻钟时间,上谷郡郡守和郡尉就联袂来到了军营。 “下官拜见郎中令!” 上谷郡郡守和郡尉看见赵高的第一时间,便朝他恭敬行了一礼。 原本他们以为,赵高会故意为难他们,甚至羞辱他们一番,结果赵高见到他们的第一眼,便直接抛出了一个让他们大感意外的话题。 “你们来找本府,可有退敌之策?” “啊?” 郡守和郡尉互相对视,满脸懵逼。 赵高眉头微皱,冷冷出声:“没有退敌之策,就应该召集众人商议,连这点脑子都没有,还妄图守住郡城?” “这” 郡守和郡尉满脸尴尬,不知该如何接口。 因为这完全跟他们预料的不一样。 只见赵高缓缓起身,径自来到阎乐身边,道:“阎乐,立刻召集城内所有官吏,将尉,在郡守府大堂议事!” “诺!” 阎乐应诺一声,直接出了军帐。 虽然他到现在都没明白赵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相信这个老阴笔的手段。 没过多久,赵高就与上谷郡所有官吏,展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包括上谷郡郡守和郡尉,以及阎乐等将领。 这是一次气氛压抑的会议。 因为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他们既不能战胜敌军,也不能丢失城池。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战争。 不能战胜敌军,是怕敌军会拿大秦太子泄愤,不能丢失城池,是怕敌军会拿城里的百姓泄愤。 要想做到这两点,简直比登天还难。 会议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展开的。 而他们首先讨论的是,如何让敌军知难而退。 上谷郡郡守以为,在目前的局势下,匈奴军是要强于秦军的,要想让匈奴军知难而退,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壁清野,等待敌军疲惫,自然就会退军。 毫无疑问的是,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因为匈奴军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只要坚守城池,等他们吃光了自己携带的所有粮食,肯定会撤军。 上谷郡郡守能做郡守,绝非泛泛之辈,他的这个建议也是行得通的。 至少大多数人都支持。 但是,总有那么一个人反对。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上谷郡郡守的这个提议,应该会获得通过。可是,即使再多人支持他也没用。 因为反对的那个人手中掌握着一票否决权。 此人正是赵高。 赵高是郎中令,是帝国九卿之一,论官爵,他的官爵比郡守大,论权力,他手中的军队占了郡城军队的一半还多。 虽然这次会议是他召开的,在这个会议上,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做决定的,只有他。 别看他在城楼上命令不动上谷郡郡守,其实那都是做给城下的胡亥和赵盘看的。 他想要用上谷郡换胡亥,但不是毫无保障的换胡亥。 如果他将上谷郡拱手送给了赵盘,而赵盘又不肯将胡亥换给他,那该如何是好? 所以,他必须要保障胡亥能活着回到咸阳。 却听他义正言辞地道:“赵盘率大军前来,气焰嚣张,如果我们坚守不出,只会助长他的嚣张气焰,我大秦当初横扫六国,昔日先帝屡次击败匈奴,今日吾等岂能惧怕小小匈奴?” “这” 众人听到这话,一阵愕然。 很明显,赵高现在的言辞,跟他在城头上的言辞,完全就像是两人发出来的。 这还是咱们认识的那个郎中令吗? 包括郡守和郡尉在内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赵高。 只见赵高环顾了一圈众人,停顿了一下,又厉声下达了他的第一道命令:“明日清晨,打开城门,列阵迎击匈奴!” 哗! 全场哗然。 什么情况这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