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魏娟厚着脸皮再去找小学的校长,求他帮着贷点款。 可是,这一去才得知,一直关照她的校长,在五年前就已经过世了。 而一直供她上学的那一笔钱,他都是委托她的妻子在管理,而且重中之重交代,那笔钱是供魏娟上学的。 他的妻子虽然不大愿意自家的钱用来供别人的孩子上学,但那是自己丈夫的遗愿,她只好遵从。 但要她再拿钱出来供魏娟上大学,那是万万不能的了。 她现在没了丈夫,儿女们又离得远,手里的钱也不多,还得养老呢。 魏娟开始到处借钱,三亲六戚都跑遍了,学费依然没有着落。 眼看大学开学日期将近,魏娟跪在了父母面前,求他们贷点款供她上学,等她大学毕业之后,挣了钱就还。 可是,父母一听说还要贷款,立马就发飙了。 女儿本来就是赔钱货,养了她十几年就不错了,居然还要贷款供她读书,这个村十里八湾的,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后来,魏娟捧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哭了几场,终于任命了。 老四是妹妹,十岁之后就辍学了,但她不甘于留在乡喀拉生活,早早就加入了打工的队伍。 魏娟高中毕业之后,本来也打算出去打工,但后来隔壁周家村有一户人家居然找上门来说亲。 因那个村的大部分人口都姓周,所以叫做周家村。 说亲的人家,当然也姓周。 周家的儿子,周建林与魏娟算是校友,两人同级不同班,成绩很不错。 虽然两人从前没有什么交集,但都非常熟悉对方。 成绩好的孩子,都喜欢去关注成绩好的孩子。 相互都有一点点攀比心里。 周建林在学校因为长得帅气,而且成绩还非常优异,算是个名人。 就算他总是穿着廉价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没办法挡住他自身的光彩。 这么优秀的周建林,为什么要急着说亲呢。 原来,周家的父亲前不久去工地上干活儿时,出了事故,已经瘫痪了,再也没有办法挣钱了。 周建林考上了重点大学,周家舍不得自家儿子的前途就此被葬送,最终想着为他娶一个妻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