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这人脉的,只有郭一达一家。 “跟背包客的话如出一辙,有个博主也是吃了后皮肤过敏。” 霜子点头。“我上网查过,的确有这篇博客。博主放出局部过敏的照片,我判断那是过敏性皮炎,皮肤接触外界也能引发。” “那……” 王小犬眼巴巴地望头顶的电灯,暂时没有头绪。 “草,痒死了!”隔壁桌的大汉骂骂咧咧地挠手腕。“秋天蚊子也多,老被咬包子!” 离大汉最近的张小南瞄一眼。 他的手腕确实起一个个密集的包子,皮肤被可能因为长期暴晒而皲裂,他用力一挠就脱皮。 “我们的血香呗。”另一个大汉吹着酒瓶打趣。“现在的蚊子毒得呀,你看我的——” 他撸起发黄的袖子露出黝黑的手腕。一块块凸起的包子几乎占据手腕,张小南头皮发麻。 “不像蚊子咬,伤口红肿的面积太大。”霜子说。 言谈间,菜陆续上桌。村里不用公筷,霍子川要求多给四双筷子。 饥肠辘辘的四人边吃边聊。 “你们查过这条村的历史吗?” 带柴火味的米饭特香,张小南扒一大口。 “搜过。这种小村落的历史不被记载,网上查不到久远的历史,只查到村子曾经捕捉过黄金蟒上交。” “呃,又是蛇……”见过蛇酒的王小犬,想起蛇就鸡皮疙瘩。 “网上还有一条通报,关于失踪人口。男性老人郭洪山,65岁,是这里的村民。除此之外,就是开发商的宣传报道和旅游攻略。” 说完,霍子川才开始吃饭。 “失踪人口……”张小南若有所思,“郭一达说得对,这条村的确不简单。” 隔壁几桌闹哄哄的,几乎掩盖他们的讨论声。 油烟和酒味弥漫大排档。 “我们在房间也听到怪声。” 霜子平静的声音宛如一根针,穿破四周的吵闹声。 张小南和王小犬准备夹菜的筷子停在半空。 “你刚刚说怪声?” “是,在横梁。” 两人猛然缩回筷子,不寒而栗。“什么样的声音?形容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