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丁教授-《知毅行》
第(3/3)页
2003年9月份,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也已完成改造,全面落成。
学院中大部分专业的师生都在着手搬迁。搬到全新的南山校区进行学习生活。其中就有吴知毅所在的建筑系。
对于这所西湖边改造完成的新校区,吴知毅有说不出的激动。
这里跟滨江那过渡性的校区比起来真是有天壤之别。
整个校园非常有设计感,大门一改以往的传统形式由框架与钢化玻璃构成。
六根白色的柱子承载着顶部屋檐造型的玻璃和钢架。“屋檐”的两边则连接在两旁建筑的顶部,形成一个气派的大门。
正中间两根白柱的顶部固定着一条长方形的透明玻璃。
玻璃上镶嵌着六个楷体金色大字。正是“中国美术学院”。
两个柱子的中间则形成一个巨大的门框,门框向后则是一节节台阶。台阶正前方是几颗香樟。好似屏风挡住的校园的内景。
香樟的两则则是进入校园的台阶。可通过左右台阶进入学校。
新校区整体设计都一改常态,不再是传统校园的样式。带着一种现代化和艺术性。非常大开放和活泼。
这类校园在国外非常常见,在国内反而很前沿。吴知毅非常喜欢这所新校区,置身其中。他第一次感受到建筑的美与生活相结合。
新校区啥都好,唯一的缺陷就是不够大。这使得一部分专业的师生还是留在滨江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在西湖区的转塘又筹划着建立着一个更大的校园。那也是后话了,等转塘校区建好了,吴知毅也早已毕业了。
这天,学校举行南山校区的搬迁仪式,热闹非凡。
撑着高兴的劲儿,不仅有大学生艺术团自发组织的表演。就连一些有才艺的老师也难得的表演了一番。
在最后活动快结束时,吴知毅看到了一位非常熟悉的中年女性身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