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眼前的白光再一次消退,卫燃却发现,自己又一次回到了科扎拉峡谷边缘,又一次站在了那座废弃的教堂门口。 此时自己戴着国际旅的船帽,肩头依旧背着那支G43半自动狙击步枪,在自己的手里,还拿着那把残存着弹孔的50式工兵铲。 “战争结束了,我们活下来了。” 就在卫燃出神的打量着紧挨墓地的那片玉米地的时候,米洛什的声音也从身后传进了耳朵。 转过身,卫燃看到了穿着一套南游军装的米洛什,看到了他肩头背着的G43半自动步枪和一个德军防毒面具罐,也看到了他腰间别着的P38手枪,以及他的手里拎着的一个二战德军保温背桶,乃至另一只手拎着的工兵铲。 “只有我们活下来了” 仍旧年轻的米洛什落寞的叹了口气,将手里的保温桶放在了教堂残骸和那片多了不少墓碑的墓地中间的空地上。 见状,卫燃和对方同时摘下了背在肩头的半自动步枪靠在了保温背桶上。 “还记得那个德国医生吗?”米洛什说着拔出了腰间枪套里的那支P38手枪。 “这是他的配枪?”卫燃问道,他也总算知道当初为什么从科扎拉突围战开始了。 “嗯” 米洛什说着,将那支P38手枪放在了保温背桶的盖子上,最后取下了那支防毒面具罐,“这是德拉甘,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战友,一个罗马尼亚人,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他死了,死在了结束战争的路上。” “你准备送他回家?”卫燃问道。 “是啊,战争结束了,他总要回家的。” 米洛什将那只充当骨灰盒的防毒面具罐也放在了保温背桶的边上,拿着工兵铲走到了教堂残骸的边上。 在卫燃的帮助下,两人将淤泥堵死的地下室入口一点点的挖开,就像挖开了几年前尘封的记忆一般。 “我一直以为,我根本不可能活到战争结束的。” 米洛什坐在地下室入口,看着里面那两个石棺说道,“我一直以为我最后会被埋在这里的。” “进去看看吧” 卫燃生硬的终止了这个话题,他能看出来,在战争结束之后,年轻的米洛什似乎已经没有了人生方向。 结伴走进弥漫着浓重霉味的地下室,当年匆忙逃离这里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还在,只是大多都已经发霉或者被老鼠咬坏了。 在漫长的沉默中,两人将那两个属于德拉甘的行李箱搬出地下室放在阳光下,米洛什又从另一口石棺里翻出了一个德军饭盒。 “这是当年德拉甘写的信” 米洛什说着,已经打开了饭盒,从里面拿出了一封信。 卫燃记得清楚,那还是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德拉甘问他借的纸笔信封写的。 “要看看吗?”卫燃问道。 “我其实偷看过,但这封信是用罗马尼亚语写的,我看不懂。”米洛什说着,将信封递给了卫燃。 接过信,卫燃从没有写下任何文字的信封里抽出了里面那个用罗马尼亚语写下地址的信封。 当初用来当做胶水的树胶早已经失去了粘性,这个对折的信封自然也挡不住窥视的目光。 抽出依旧雪白但难免带着些许霉味的信纸,卫燃只是看了几眼便选择了放弃。 这些和意大利语高度相似的文字他其实连蒙带猜的能勉强认出来。 但也正因如此他选择了放弃,因为这封信里只是记录了一个个名字,以及和名字对应的地址——那些名字也出现在行李箱中那些同样充当骨灰盒的防毒面具罐上。 除了信纸,这个信封里还有一张仅仅巴掌大的黑白合影。 德拉甘就在这张合影角落的位置,他和其余十几个人一样穿着国际旅的制服,他们在拍下这张照片时曾是那样的意气风发。 唉. 卫燃重重的吁了口气,将这张合影重新用信纸包裹好塞进了信封,随后还给了米洛什。 “我准备去罗马尼亚” 米洛什将装有德拉甘骨灰的防毒面具罐放进了那个残破的、同样放着其他防毒面具罐的行李箱中,“卫,我带来了牧羊人炖菜,一起吃点吧,等吃过之后,我就准备出发了。” “你你还会回来吗?”卫燃问道。 “会回来,我肯定会回来的。” 米洛什说着,已经从他的挎包里翻出四个搪瓷盘子和四把餐叉摆在了行李箱上。 紧接着,他又打开了保温背桶,用里面的长柄勺子给四个盘子里都装满了带有浓稠汤汁的牧羊人炖肉。 紧接着,他又从挎包里翻出一包面包片也摆在了破破烂烂的箱子上,并且拧开水壶,给卫燃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幕天席地而坐,拿行李箱当桌子的卫燃和米洛什却都没有什么食欲。 “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这一次,卫燃主动开启了当初他觉得不吉利的话题。 闻言,米洛什摇摇头,心不在焉的往嘴里扒拉了一口食物说道,“没什么打算,我可没想到我能活到现在这个时候。” 咽下嘴里的食物,米洛什一如既往的用袖口擦了擦嘴角的汤汁,“我的家人都没了,又不用打仗了,我什么都不会,以后大概会做个牧羊人吧。” “不考虑做个猎人吗?”卫燃指了指放在旁边的步枪问道。 “那把枪是拿来打纳脆的” 米洛什下意识的摸了摸脸颊上早已愈合的伤疤,“能做个牧羊人我就满足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