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到了之后,发现孙连城这个‘中间派’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受到了李达康的强力胁迫或者开出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转而明确站在我们的对立面,给你造成了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阻力,导致工作完全无法推动……” 沙瑞金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权衡某个重大的决定,然后才缓缓说道:“到了那一步,你可以尝试跟他谈一谈。他不是嫌弃李达康只会让下属背黑锅,想要一个安稳的环境吗?我们可以给他。我可以跟宁省长商量,把他调离光明区这个是非之地,安排到一个相对清闲、责任小、但级别待遇不变的政府职位上去。我想,这应该也是他内心所期望的。” 白景文和田国富都明白,沙瑞金这番话,等于是给出了一个最后的备用方案——如果无法争取或者利用孙连城,那就想办法把他“送走”,搬开这块绊脚石。 然而,沙瑞金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语气格外凝重:“不过,景文,你要记住,这是最后的手段,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动用。” 白景文郑重地点了点头:“书记,我明白!” 他嘴上说着明白,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完全清楚沙瑞金这句叮嘱背后那沉甸甸的、甚至有些残酷的代价。 调离一个副厅级干部,在平时对于一位省委书记来说,或许并非难事,无非是利益交换和岗位平衡。但此刻,情况截然不同! 孙连城并非犯了错误的干部,相反,他经济清白,能力尚可,只是政治立场“消极”。要动他,尤其是在这个沙瑞金与李达康及背后势力进行生死博弈的敏感时刻,动他需要一个极其过硬的理由,并且要为他安排一个足以让他本人满意、让其无法拒绝的“好去处”,才能避免他狗急跳墙,倒向李达康,或者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 这个“好去处”,必然是一个有实权、有油水或者极其安稳显赫的省直厅局岗位。这样的位置,每一个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如果沙瑞金亲自来安排,他需要动用自己宝贵的政治资源,去协调、去交换,甚至可能因此欠下不小的人情债。这在他正全力应对秦家、李家疯狂反扑的当口,无疑是分散精力、消耗实力的不明智之举。 那么,沙瑞金话里提到的“跟宁方远商量”,就成了关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