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回答-《南明大唐王》
第(3/3)页
这个架子并没有延袭了大明的军制,而是将大明原本的四进制,改为三进制,更是改了名字,更方便朱聿鐭的认知而已。
不过更改最大的是军衔制,自什长开始,副什为下士,什长为上士,士官盔插白羽。
队官则为少尉衔,头插红羽,连官为中尉衔,盔插两根红羽,曲官为上尉,盔插三根红羽,以为标示。
而团级则是不再插羽,而是以甲后红披风为标志,军衔为少校官。
旅级为中校衔,在其部已经是人人尽识的人物,无需标记为自己标识,在朱聿鐭的想法中,旅级单位,将是大明日后作战的基本序列,调动之时也是以旅为单位。
而师级则为大校,同样无须标识。毕竟标识只是为了让下层士兵明白,一旦混乱之时,他们该当如何分辨军官,可以快速的在各级军官的组织下,重新成为整体。
而当混乱已经达到旅师级单位,那说明战场上已经是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也根本无须再去分辨军官了,大家还是能逃多远逃多远的吧。
及至绍武五月初,全军一共编为近五十个步兵旅,三个骑兵旅,外加六个炮兵旅。
“岂有不行险便可得天下者乎?”
手中的力量强大了,朱聿鐭的信心也就强大了许多,这也是他对莫修伟问题的最终回答。
7017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