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北伐开始(为书友张煌言徒弟加更)-《南明大唐王》


    第(2/3)页

    在江南,朱聿鐭留下了心腹大将纪光霁、赵士元、尚士杰等及其本部数万人坐镇南京,浙江、江西等地镇压江南气运。

    以皇后张梦月携幼子朱琳洛监国,苏观生、莫修伟等一干心腹为辅助,以税务部尚书黄濮存为钱粮总调度,负责大军后勤。

    再以酷吏刑部尚书彭温韦为维稳官,派遣众多酷吏巡视江南,防止有人借机生乱,更是给了‘宁错勿枉’的大权,只要是怀疑对象,皆可先行拿下,若是有动乱的征兆,亦可持令旨直接调动地方驻军平叛,可谓极力极大。

    在安置好了留守人员权限之后,朱聿鐭是在十月中这才渡过了长江,在他过江之时,北伐大军已经大半过江,加上李成栋在前突进的大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号称八十万大军,如今正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整个扬州府与淮安府,所过之处,根本没有任何抵抗。

    这一点朱聿鐭倒是不出意料之外,毕竟满清的强项是骑兵,而数次与明军在靠水之地大战,都是吃了大亏之后,满清怎么还会蠢到在这种地方与明军展开决战?

    想要与明军决战,最早也要等到明军深入山东境内之时,尤其是明军达到济南府,东昌府一带平坦有利于骑兵突破的地形,这才有可能出现大战。

    这一路朱聿鐭走的极为轻松,甚至还有心思,给自己所带着的一大帮军校挑选出来的半大小子讲解着这一切,并且在地形图上标记着地形,让这些出生牛犊们在地图上指出自己觉得可能出现大决战的几处地方。

    这些可都是一些好苗子,也是朱聿鐭未来的希望所在,毕竟武勋世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基本上只要和平了数代,这些武勋们的后代就会大半变成富贵、纨绔子弟。

    想要一代代的有能吃苦耐劳,驰骋于疆场之中的将领,那自军校之中不断流淌而来的军校生,就是一个最好的替代所在。

    这些半大孩子在朱聿鐭的鼓励下,甚至已经开始制造朱聿鐭所讲述的沙盘,通过对无数斥候不断哨探而来的地形加以总结,已经陆续在行程之中建立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盘。

    虽然这些沙盘在朱聿鐭看来还是极其的简陋,山川、河流完全就是一个比例,但这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朱聿鐭来说,这已经超过了他无数倍了。

    每得到一个沙盘,朱聿鐭都让曾国维给这些小子们讲解,依照这种沙盘,告诉他们该如何在这种地形上排兵布阵,如何应对敌人可能的进攻,如何在关键的时候突袭敌军的后面。

    一路十数日不断的被曾国维上课之后,这些半大小子对于战争的理解也在快速的增长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