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仔细思考,倒是觉得萧如宛和楚俞景的出现特别及时,若非刚刚楚俞景那一箭,恐怕自己早就成了楚禹林刀下的亡魂。 “你二人本是在西南奉旨办事,可悄悄的回来,这就是欺君之罪,但念在你二人救驾有功,功过相抵,这一次朕就不追究了。” 皇帝也不是咄咄逼人的人,更何况楚俞景也是个孝顺的孩子,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自己的性命。 他又不是昏君,自然明白应该如何做出相对的应对之策。 对这些有功劳的大臣和神医进行论功行赏之后,皇帝欣慰的看着站在一旁的楚博玉。 “你做的那些朕都知道,就属你平日里默默无闻,这段时间朕身体抱恙中了毒,你跑前跑后,求医几度昏迷却只字不提,其中孝心可见。” 他这一次真的看透了自己的儿子,没想到,楚博玉居然会给自己带来另外的惊喜。 可看重的楚禹林却在背地里捅刀子,若非今日及时发现,恐怕日后早就养虎为患。 “你们都应该跟着肃王好好的学习学习,有这一片孝心,是做人的根本,哪怕有什么功劳也默默无闻,值得褒奖。” 楚博玉顿时被皇帝捧到了一个高度,特别的夸奖着他。 “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只是儿臣痛恨自己没能及早的发现庆王的阴谋,若是儿臣能够替父皇承受这些疼痛就好了。” 楚博玉眼眸之中都带着忧郁,一副无奈的表情,尽显可怜。 他依旧在众人的面前保持着一副懦弱的模样,可懦弱之下隐藏着的真面目并没有显露出来。 站在一旁的楚俞景和萧如宛心知肚明,但并没有戳穿。 毕竟此事与自己无关,而且,楚博玉也没有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随着这一次谋朝篡位的戏剧落幕之后,楚博玉到处应酬各方,暗中拉拢。 他也该为自己谋划一下未来,毕竟现在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就应该趁热打铁,让皇帝对自己的印象更加好。 不过这其中有些事情还不能够做的太过明目张胆,只能等到恰当的时机再出手。 已经是傍晚,楚博玉从尚书的家中走出。 “多谢尚书今日的款待,日后本王还希望尚书能多多指教,在朝堂之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帮着本王处理。” 他故意拉拢着这些权贵,更多的也是为自己巩固根基,奠定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