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再一次被举报-《重生八零俏媳妇》


    第(3/3)页

    李永昌挠了挠头,不太理解王桂芝的话。可能因为他是男人,而且李永昌文化也不是很高,在教育这方面远没有王桂芝来的要敏感些。

    “我觉得这东北还好吧,没有你说的那么差啊。”李永昌不解道。

    “你不懂,下个时代可是教育的时代,全民都会重视起这教育的问题来,没有那么简单的,”王桂芝语重心长地跟李永昌解释道,“我们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家比别人家日子过得更好,孩子肯定要着重培养,不然以后怎么继续我们家的事业?”

    王桂芝又想到了在这家属院遇到的一些事:“你觉得东北还好,可能因为你一直在部队工作,没有那个感觉。但是我天天在这家属院里,别人家小孩我都看过了。你看,这习婆子的儿子,都上小学四五年级了,拼音都不会拼,字也不识几个,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更不用说了。他要是在这么耗下去,一辈子肯定废了!”

    “那照你说,城里的小孩就一定比这农村的好?”李永昌听了只觉得王桂芝太过于夸张了。

    李永昌觉得小学不应该都是学点简单的东西,这心思也不用太放在学习上。小孩子嘛,最主要的还是玩就行了,其余的不用管,到上了初中再说。

    谁知王桂芝也是点点头,对着李永昌说道:“我不是在城里开了家补习班嘛,东奔西跑的,这方面我也有点经验。我们那一代可能没那么看重,但是现在不同了,这小学都有英语课了,而且我上次看了看三年级的数学课本,有的都讲到二元一次方程了。对,这里东北是轻松,但是我们户籍不在这东北,到时候高考可是回家里那边考的,跟咱们家那里的孩子比拼,你觉得我们孩子比得过吗?”

    王桂芝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倒是让李永昌有点吃味。他很早就辍学去当了军人,觉得那些学习好的小孩子,也不过是死读书哩!而且他总感觉王桂芝隐隐约约瞧不起没读过书的人。

    李永昌又开始反对道:“可是上学又不是唯一的出路,这高考比人家考得好,又不代表以后也会过得比别人好,我看那些大老板都没有什么文化,不也赚得盆满钵满吗?”

    李永昌也是挺固执的。他觉得自己的孩子没必要那么辛苦,像自己小时候在田里捉癞蛤蟆不也玩的挺好的嘛。

    要是李永昌换成别人,王桂芝可能就笑笑什么都不说了,因为要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难了。但是这是李永昌,是她的丈夫,也更是平平的父亲。

    王桂芝耐下性子,给他解释道:“永昌,确实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这条路和别的道路相比,是最简单最能成功的。的确,有些大老板可能看上去文化不高,但是你知道这做大老板多难嘛!那么多人想做大老板,不还是只有几个才能赚那么多钱?而且你只看到了大老板风风光光的一面,也没看到他们背后的辛苦。再说了,这大老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他们公司要上市,就得弄清楚分红和股份,而且还得会用人,会用人也得学习,很多书上都有相应的理论,不读书,他们怎么弄得清楚呢?”

    王桂芝抿了抿嘴唇,又继续给李永昌解释了一番:“只有很少的人,才能不怎么学习成为大老板。但那些人里面,大部分的人都是家里有钱有势,这做生意肯定比别人一帆风顺的多了。而真正不靠任何人,连书都没读过却成功的人,我们只能称之为天才。说实在的永昌,天才那么少,你就这么能确定平平是一个天才而不是普通人吗?永昌,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人不能好高骛远,妄自菲薄啊! ”

    王桂芝的一番话,让李永昌瞬间说不出话来。他认真考虑了一下,发现自己之前的确是把做生意想的太简单了。这做生意,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李永昌也不是大老板,他也不清楚生意做成功,这背后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王桂芝看李永昌若有所思的样子,明白了他肯定是想通了。

    “你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就是古时候有个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最后孩子终于成长为人才的故事。虽然环境并不是主要的,但是一个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深。你应该对这个家属院的环境有所体会,只要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就会被盯上,你之前不还是被人恶意举报了嘛,你愿意平平跟他们接触那么久的时间吗?”王桂芝又用李永昌最近被人举报的事情,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