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笙笙,我和你说过,将来,我们要走向去全国的大江大河,这就是一次试验。” 计定之后,黎箫约了赤水文旅局广告部负责人,做了一个正式的提报。 广告部部长陈山拍手大赞。“太好了,太好了!完全超乎我们的意料。这些非遗传承人,你们都有资源吗?” 黎箫笑道:“我列出的一大半,我们都有过合作。其余的,我们相信,局里会帮我们共享资源。” 陈山点头,“年轻人啊,了不得。这是一次共赢的机会,我相信,他们会乐于配合的。” “陈部长,我能不能问一下,咱们的旅游广告,上线后投放哪些渠道?” 有了席酒的服务经验,竺笙已经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当然,这个需要一定费用的支持。 陈山拍着额头,“哎呀,原本局里决定,广告拍好了,就是火车站、公交站站牌投一投。可你们的作品,给了我信心。今天回去,我就向局里汇报,争取广告投放范围增大,投到筑城去,投到八山一水七分田去。” ** 接下来,竺笙他们抽出一周时间,完成了文旅局的广告,包括平面和视频的拍摄。 过完正月十五,竺笙回到了家里,竺春河也准备去打工。 父女几乎没有交流。 在赤水火车站,黎箫和竺笙去送站。车站那硕大的广告牌,让竺春河久久回不过来神。 平面广告上,是竺笙撑着竹子的灿烂笑容,背景是赤水丹霞。 视频中,其中一帧是竺笙和所有非遗传承人的合影。 竺春河还看到了席玖。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鼎鼎有名的存在。 “叔叔,您不打算重新了解下您的女儿,和她的故事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