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九、三军一时变颜色-《大宋金手指》


    第(2/3)页

    “我上炮台去,下面便拜托你了,东陆兄!”李一挝对王启年道。

    “你看我旗号,不要太早放你的爆仗,免得吓破了高丽人胆子,咱们可是见识过他们逃跑的本领,撒起脚丫子来比兔子要快!”王启年笑道:“切记切记!”

    “知道!”李一挝撇了撇嘴,颇有些不满。

    这二人漫不在乎的神情,让原本有些紧张的流求护卫队也都放松下来。李一挝经过一人时还特意站住,指着他鼻子道:“我记得你,你便是那个吴房,整日里灰心丧气的那个就是你,对不?”

    “咦?”吴房吃了一惊,愁眉苦脸地道:“这怕不成吧,李队正也知道我?”

    这吴房是两淮移民,四年之前便到了流求,虽是年轻,说话做事却暮气沉沉,若不是身强体壮,又曾在两淮打过仗,哪里轮得他进入护卫队。上次打耽罗时,还未开战他便摇头晃脑,说“这怕不成”,等到轻而易举击破岛上高丽军队之后,旁人嘲笑他时,他却辩道:“我是怕高丽人逃得太快,咱们抓他不到。”

    “这回你得先说清楚来,究竟是怕咱们输了,还是怕高丽人逃得太快!”李一挝调侃他道。

    “那……那还用问,自然是怕高丽人逃得太慢!”吴房依旧是那愁眉苦脸的模样:“这怕不成,高丽人号称四十万大军,若逃得太慢尽数给我们逮了,我们哪养得活如此多不干活的牲口?”

    “算你识相!”李一挝轻轻擂了他一拳,大笑着上了炮台。

    这一番对话,周围的护卫队号都笑了起来,王启年见火候正好,大声喝令道:“全体注意!立正!整队!检查武器!”

    因为笑闹有些放松的护卫队员再度严肃起来,只是方才的紧张已经所剩无几。

    战前最后准备做完之后,王启年又喝令道:“上城!”

    流求护卫队员的装备,较之高丽士兵不知要强多少,他们大多数都有半身甲、头盔,那头盔还有可放下的面具,除了眼睛,峰体的要害部分都被铁甲护着。因为流求已经能用水轮带动的简易压铸机,这原本是为铸币与造印刷金属活字而由欧老根、欧八马父子与敖萨洋联手做出的发明,很快便被应用到流求的武器制造上,比如说他们的半身甲,就是半压铸半手工制成。

    护卫队员的武器,是清一色的陌刀,这种唐式陌刀,柄长近四尺,为减轻重量,用的是流求榉木,也有些力大的用的是铁柄。刀身有两刃,利于劈砍,再加上尖头,也可以用于刺杀。这种陌刀,正是当初大唐步卒可以抵挡并战胜突厥人的利器,只是耗材极贵,唐时一柄陌刀可重达五十斤,即便是换了木柄,这陌刀也重达三十斤,流求招收护卫队的一项标准,便是能拎着这刀挥舞十分钟!

    除此之外,流求机关之术可谓甲于天下,自然少不得弩。在每个护卫队员臀部,都挂着一张手弩,弩不大,射程也只有不足五十米,其中三十米内才有杀伤力,十五米内才能致命。流求真正的远程武器还是大炮,只不过王启年不想过早惊走高丽人,便未发出开炮的旗号。

    高丽人善射,只是这上陆港近海,弓弦弹力受海中湿气影响,箭矢射程并不远。他们逼近城墙,见城上现出人影,便开始张弓。数百人同时射箭,刹那之间,天空中密密麻麻有如蝗虫般,尽数是高丽人放出的箭矢。

    王启年还是初次遭遇这种情形,最初时他几乎惊得喘不过气来,好在平日里的训练让他几乎本能地下达命令:“蹲下,举盾!”

    上陆城城墙低矮,虽有城垛,却也起不了多大的遮挡作用。战场之上,除了王启年身边,其余护卫队员根本听不到他的命令,但自有他们的伙长下令。于是一面面木盾被举起,搭成半边塔的模样,护卫队员们缩在这木盾之后,听着箭矢噼噼啪啪有如雨点般的落了下来。

    高丽人的射术尚可,虽然护卫队员用盾格挡,这一轮依然有十余人中箭。只不过他们中箭部分或是头顶面门或是前胸腰腹,都是有盔甲护着的,高丽人的箭镞射中之后,好些的能留下个印子,差的干脆就弹开,根本无法穿透防护。

    “机弩发射!”王启年尖声叫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