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趋同-《万古犹存》


    第(2/3)页

    温孤微微皱起眉头。怀疑的想法刚刚出现。他又听了一遍,嘣!

    两点钟时,深红色的火焰在树干里猛烈地爆发出来。不一会儿,整棵树都被盖住了。树枝和树叶,树根,甚至树下的一小圈杂草,都烧掉了。

    这棵老树就像被肢解了一样。它噼啪作响地垂下四肢,只留下一堆黑木炭。

    “……“

    古琦眨了眨眼,吓了一跳。你想这么激烈吗?

    尽管速度和穿透力略有提高,但光是燃烧的属性对我妻子来说就太多了!想想看,将来和敌人作战的时候,当顾先生挥挥手的时候,他会飞过天空,带着渴望燃烧自己...

    惊讶吗?不足为奇。多少次了?

    简而言之,他对玉针升级的效果非常非常满意。

    “以前!”

    古琦挥挥手,红人在两点钟飞回来了,轻轻地落在手掌上。一种轻微的灼热感摩擦着皮肤,不是灼热和疼痛,而是有些接近,这是经过倍增器炼制后的移情感。

    “叫蓝宝石针不合适……”

    他看着手掌,想了一会儿,然后笑了,“以后就叫它火云针吧。”

    “人口迁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变革,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在古代社会,移民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和移民。

    撇开秦汉不谈,让我们从南北朝开始。在持续了一两个世纪的动乱中,从北方到南方的人口超过了100万,占北方原有户口的七分之一。这为经济和人口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奠定了基础。

    接着是安史之乱。所谓的“天下所有穿衣服的男女都逃到了苏州,永嘉向南迁移。它不是在这里举行的。这一向南移徙的浪潮持续了五代十个国家,导致南方人口首次达到与北方人口平等的水平。

    第三次发生在明朝初年,当时中原地区反叛,人口稀少。为了缓解这种局面,适应边疆开放的需要,明朝开始组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长城的第一条线上,有九条边,东从辽到左,北到宣达,西到陇西,南到滇蜀,一直到十字路口。中间原则是大江南北,这最终使人口平衡。

    第四次是来自海关以外的移民。经过黄河下游多年的灾害,成千上万的农民涌入海关。100多年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关税领土以外的人口达到6000万。在夏果整个移民史上,这是最强的一次。“

    说乌木城最近举行了一系列会议。

    今天也是如此。正在举行一场非常特别的讲座。这里有几十个人,都是主要省份的高级官员,包括戴眼镜的老人。

    台上,是一位满头白发的教授,正在大屏幕上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然条件和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小,政策和经济因素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这一点,所以我就不细说了。首先,从农村到城市;第二,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第三,西部大开发。

    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在某种程度上,人口迁移是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我们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城市群、经济中心和落后地区...“

    教授讲了半天,停下来喝口水,哑声道:

    “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自然灾害决定人类迁徙的时代。假设整个西陲省有2467万人口,其中霍州约占3%,这似乎不多,但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其中,370,000人为男性,350,000人为女性,190,000人为18岁以下,170,000人为18至35岁,240,000人为35至60岁,其余均为60岁以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