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变更-《万古犹存》


    第(2/3)页

    她花了很多时间做这个。她必须用葫芦来做,然后和葫芦一起做。

    想想看,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大葫芦,噗噗开枪——太可怕了!

    ……

    道源天柱山。

    今天的道观不再像当初那样荒芜,有36个教派,每个派2人,总共72人,加上原来的108人。

    这七十二个人实际上是杂工,负责厨房、打扫卫生、寺庙事务、认识客人等。没有人抱怨,心里很清楚,这是什么地方。

    晚上六点,是上夜校的时候了。门口的早晚课不固定,学校也不一样。这里是早上5-7点和晚上5-7点。

    “灵米来了!”

    两个道士大叫一声,进了厨房。每个人都带着两袋大米,一袋重100公斤,所以简单易行。就在放好之后,有人打开米饭,很快就煮好了。

    在炉子的另一边,另外三个人正在做素菜。

    厨房里有六个厨师,他们已经工作了几个月,彼此非常熟悉。当他们看到电灶王元吉不在时,他们轻声细语地聊了起来。

    “听说峨眉山即将开发。陆哥哥一定要去,但我不知道是谁陪着他。”

    “我怎么听说现在还早?由于霍州的巨大成本,这个国家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民族遗产没那么简单。此外,峨嵋山将得到发展,即使铁是在平底锅里卖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在愉快地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外面的钟声在群山中回响。晚自习和晚餐准备到此结束。

    这六个人立刻闭嘴,迅速而又毫无困惑地把饭菜填满,穿过一扇小门,送到他们面前的餐厅。过了一会儿,人们陆续来到这里吃饭。两党之间的关系比以前容易多了。他们过去常常坐在不同的座位上,但现在他们也坐在不同的座位上。他们在工作日也可以聊天和大笑。

    经过这么长时间,特别是霍州事件的影响之后,大多数人都同意“进入云起后没有派系”的说法。

    与此同时,在正殿西侧的佛经大厅里,还剩下两个人,一个是谭崇岱,另一个是施云来。

    “师弟,你昨天说十年的损失将由一年的努力来弥补。”

    谭崇岱似乎更瘦了,看上去很悲伤。他问,“我今年71岁了。现在还太晚吗?”

    “有了老大哥的情况,这个基金会可以在五年内建好.“石云来没有隐瞒任何事情。

    “五岁,七十六岁……”

    老人恍惚了一会儿,然后低声说道:“还不晚,还不晚,还不晚!”

    换句话说,从内丹的实践出发是基础。根基,培育阳神之根,安神定志。基础必须首先建立,这意味着阳神,也就是元神。

    简而言之,打基础是一种修复身体、补充精气的方法。

    内丹学派有句谚语,叫做“百日建基”。然而,所需的实时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才能和理解。对于男性来说,从16岁开始,每10岁,筑地就需要多一年。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完成的标志是不同的。有些人指的是回到16岁之前的生理状态。男人不漏精子,女人不月经。一些手指充满活力,而另一些手指充满眼睛(明亮的眼睛)、牙齿(复活的牙齿)和声音(响亮的声音)。

    当石云阴沉着脸来看他时,他忍不住劝他:“兄弟,既然你已经决定走这条路,你就知道前面的路是崎岖不平的。你不能气馁。”

    “我知道,我知道……”

    谭崇岱连连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