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粮从何来?-《大秦:六岁的我,开局揍了秦始皇》


    第(2/3)页

    “不过你都想了那么多了,我也不好总是叫你换条件,就这样吧。”

    祖龙大笑了一番,嘴里连道:“是是是,牧儿是怕这天下苍生等不及,我明白!我明白!”

    对于饥荒,后世人早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这些饥荒有的是自然因素,比如常见的水旱灾害。

    也有的是人为因素,比如大萧条为代表的经济危机。

    所以,秦牧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案例学的多没用,得适合大秦的国情。

    他想了半天,终于开口。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蝗灾出现的时机不巧。”

    “粟麦刚刚抽穗,还未成熟,无法抢收。”

    “而蝗虫一旦过境,则草木不生。”

    “而百姓家无余粮,想吃草根树皮而不得。”

    祖龙点头。

    实际上,若是蝗灾再晚个二十天出现,恐怕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所以,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口粮问题。”

    “你说的没错,牧儿。这就是问题所在。百姓无米下锅,而即使从国库调粮,中间需要耗费些时间……”

    “谁说无米下锅?哦,百姓是没米,但是有些人有啊!”

    祖龙懵了,秦牧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只听秦牧接着说道:“大秦连年丰收,真的缺粮食吗?”

    “这……”

    祖龙沉吟,说缺粮肯定不对。

    国库虽然存粮不多,但是民间的不少。

    只是……民间的粮食,都在那些地主、富户、商人手中。

    他们的存粮数量太过庞大,单单是维护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

    此前秦牧为何能以极低的价格买空咸阳坊市内的粮铺?

    就是因为粮食太多,维护成本太高,都快比粮食的售价还高了。

    如此一来,就算是低于市场价,只要能够出手,那些商人挤破头也要卖。

    因为,每卖出一石粮,他们就能少亏一点钱。

    这才叫“赔的不多就是赚”。

    即便如此,他们的粮仓中仍然还要余粮。

    只是,如今饥荒已经出现,再想低价买粮恐怕有些困难。

    “我们只要把这些粮食拿来救济百姓,饥荒又能算什么?”

    祖龙有些呆。

    听秦牧说的,这些地主、奸商难道变成了大善人?

    听说了饥荒,不仅不趁机提价,还会把粮食捐出来赈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