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南北之战-《东汉问鼎》


    第(2/3)页

    刘备:“说得好,汉升心中所想,正是备心中所想,我们君臣联手,一定可以光复汉室。”

    刘备从一介白身变成如今的吴王,一个人说的话是真是假,他还是看得出来的,就是因为黄忠说的是真话,刘备对他才大为满意。

    当今这个世道,心中还有汉室的人少之又少,这些人只能投靠他刘备,因为刘备是剩下的几个诸侯王之中,唯一一个汉氏宗亲。

    刘备不在怀疑黄忠的忠心,准备委以重用。

    两军交战,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一个过场,最后还是会迎来两方的硬碰硬的,只是对潘闾而言,他面对的对手更强了。

    周瑜的兵阵,刘备的勇猛,这都很难缠。

    这两个人配合起来还是相得益彰的,为此南方还生出了一些流言,说什么周瑜有意投靠刘备。

    潘闾还以为这则流言,推波助澜了一下,把消息传到了江东,就是为了给孙策添点堵。

    几战下来,潘闾没有输,但就是死伤不少,远远超出在荆北的死伤。

    再这样下去,潘闾的预感很不好,“我们一定要做出改变,否则我们会被他们拖垮的。”

    贾诩:“王上,有没有想过驱赶百姓,那刘备不是自诩仁义吗?”

    “这是最后的招数,不到最后我是不会用的。”

    潘闾没有拒绝,贾诩已经觉得不错了,所以也没有继续献计。

    崔钧到是说了一个办法,“王上,刘备和周瑜各打各的,看似互补不足,实则是相互提防,不如我们挑拨一下。”

    “在如此明显的大形势之下,离间之计不会起任何作用。”不是潘闾武断,事实就是如此。

    郭嘉:“此计可行,怎么说也能让对面那两方兵马互相不信任,从而给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奉孝,你要说的只有这些吗?”如果是这样,那郭嘉真就让潘闾失望了。

    “当然还有,这刘备有一个义子叫刘封,我们可以争取过来。”

    军令如山,岂能让人任其破坏,哪怕这个人是魏延也不行。

    黄忠承认魏延还是很有能力的,当一个很有能力的将领犯了错,就更应该军法处置,否则其他将士效仿,这军中就要乱了。

    可黄忠初来乍到,真的不好开口啊!省得让人觉得他在挑拨离间。

    刘备看了一眼黄忠,“汉升,就有你来当这个先锋啊!让潘闾见识见识,什么是南方的猛将?”

    “喏。”黄忠接令。

    魏延这个羡慕啊!他就是知道自己与先锋之位无缘,所以他才选择抢先出手的。

    黄忠最可怕的就是他的箭法,汉末有很多神箭手,黄忠的箭射得绝对是最远的那个。

    潘闾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呢?潘闾身后的旗杆上就插上了一支箭矢,幸好这一箭是奔着旗杆去的,要不然潘闾就危险了。

    “谁?藏头露尾的,出来。”

    “南阳黄忠,奉王上之令,前来会会齐王。”

    原来是老黄忠,潘闾还以为是谁呢?能把箭射得那么夸张,“黄忠,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效忠刘备?”

    “王上有光复汉室之心。”

    “如果你想自欺欺人的话,我无话可说,赵云你去会会他。”

    历史上黄忠六十的时候还可以跟关羽打成平手,如今黄忠才五十多,自然更加的厉害。

    当然了赵云也不差,赵云直接杀了过去跟黄忠战在了一起,一刀一枪一黄一白,在那里不断变化位置。

    典韦说道:“这个黄忠,年轻的时候一定不下于吕布。”

    “生不逢时,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潘闾也发出了一番感慨。

    “王上,这一点我可不敢苟同,现在黄忠很差吗?他要是再厉害一点头疼的就是我们了,这是我们的幸运。”郭嘉在那里笑着说了一句。

    黄忠看着年纪轻轻的赵云,其实是有点羡慕的,一个武者一旦超过了四十五岁,实力就会下降的。

    而赵云还没有到他的巅峰年龄,此消彼长,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赵云赵子龙,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