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帝师之言-《代国那些年》


    第(2/3)页

    从严奉川的家书中,韩枫看到了他的身世来历。严氏是didu偏南、大江以北颍州的大族,而严奉川并不是这个家族的让人引以为豪的孩子。他是严氏当家人的次子和一名半夷女所生的后代。

    若是长子,也许他虽然身份低微,但在家族中还能有立足之地,可是他的父亲便是次子,他本人也不是嫡长子,一贬再贬,最后竟随着年老se衰的母亲负责看守乡下的祖屋。每个月的月钱不够母子二人吃穿所用,而大户人家固有的骄傲也让严奉川不能拉下脸皮来真的去当一个农户,他便在乡间开起了学塾。

    严奉川二十岁当起了教书匠,二十三岁,他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学生。

    在严奉川的家书中,他不无自豪地多次使用这个自称――“帝师”。

    是的,他是帝师,是当今didu的最高当权者的老师。在詹代帝皇八岁那年,那时的太子曾经在他的私塾上过一年学。诚然,那时的小太子调皮捣蛋,人见人烦,甚至三番两次地作弄戏耍于他,带着全塾的学生顶风作案,跟他对着干,但他对自己的学生依旧爱得深沉,爱得无私。

    信中记载着,当他知道那个最聪明的孩子竟然是太子时,他想着祖先的训导,家族的理想,丝毫不敢怠慢地便将这件事情写成密信,上报给了州府的官员,此后层层往上,最后传到了先帝处。

    他在信中尽到了一个文人的全部义务。他痛斥了皇后和太子如此作为并没有肩负起他们应有的负担,他看不惯一国之后像一个乡间农妇一样大咧咧地挑水种菜,更看不惯未来的九五之尊爬树滚泥塘,丝毫没有贵族的样子。

    如此下去,国将不国!

    这是他在那封密信最后的一句话,也是他写的最得意的一句话。果不其然,在这封信发出不久,先帝便命人召回了皇后和太子,同时也密旨传召了他――严氏复兴的新星,严奉川。他是他们家族中最辉煌的那个身影,太子太保的身份一下子让严氏辈分最高的祖爷爷也破例与他见了面,并且说了几句让他心中暖洋洋的问候话语。他的母亲因为cao劳过度早在三十六七岁便已去世,但因为他的缘故,这个半夷女可怜的亡魂终于住进了严氏祠堂,能够在未来的岁月平平稳稳地享受着“后人”供奉的香火。

    此后,他重新开始讲课,对象只有一人,便是那时的太子。

    可以看得出,太子对他很不屑,然而听课的时候,太子仍然是最认真的。他曾对太子勾画出一个代国美好的未来,所有的人都遵守着自己的本分,同时因为遵守本分而享受着自己的生活。即便是半夷女,只要做好了奴婢的本分,也能“体面”地活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