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兵站-《大明海寇》


    第(2/3)页

    所以于孝天把兵站的问题看的很重,要求沿途三十里距离,要建立一座兵站,这个距离刚好就是运输队,一天的行进距离,每天运输补给的辎重队,可以早晨从一个兵站出发,下午抵达另外一个兵站,进入兵站过夜休息,第二天继续朝前进发,一旦遇上敌人,可以就近撤回出发的兵站,或者是赶往下一个兵站进行躲避。

    这么一来,就让运输补给的辎重队,避免了夜间露宿野外,那样的话极容易遭到敌军的夜间袭击,有了兵站之后,他们就变得安全多了,一旦遭遇小股叛军袭击的话,两边的兵站还可以派兵进行救援,只要他们撑住叛军的袭击,援军可以在较短时间之内,赶至出事地点救援辎重队。

    在来路上,于孝天已经设立了一个兵站,正好在胶州这边,需要设立第二个兵站。

    而兵站的地点选择,还有建立,最好的办法就是临时利用一个设施较为完善的庄堡,避免了就地建设需要的时间。

    当于孝天提出要在胶州城北面,找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庄堡,设立兵站的时候,胶州知州显得有点难为。

    于孝天的要求其实不算过分,理由也很充足,而且这么做对胶州城也有好处,这于孝天显然和其它军将不同,并不想跟地方打太多交道,也没打算把胶州城当成他的中转站,而是自行建立一座兵站,这样的话,他们大军来往补给和交通的人员,就不必次次进入胶州城中。

    而地方城池最怕的就是这些客军进入城中,客军军纪大多不好,一旦入城的话就会乱来,搞得地方乌烟瘴气,打也打不得,杀也杀不得,到时候地方官员会很难做。

    但是反过来说,于孝天要求找个庄堡充当他的兵站,这件事也不好办,谁愿意轻易就把他们的庄堡,让出来给这些客军充作兵站之用呢?

    这些庄堡都是私产,让谁让出来,他们会心甘情愿?而且这些福建兵马,看上去虽然军纪森严,可是一旦他们散开,留在庄堡之中,还能这么听话吗?这一点谁也不敢保证。

    可是既然于孝天提出来了这个要求,那么他就必须要想办法给解决才行,这次登莱之乱,皇上震怒,对惹出了大祸的王象春的家人,下旨斥责,同时还下旨逮了惹事的王象春的儿子。

    加之这次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也特别送来手谕,令他们全力配合福建兵马,配合于孝天的行动,尽量为其提供方便,如果这样一个要求,他都不给办的话,于孝天肯定会大感不满,到时候少不了会派人去找朱大典投诉,朱大典就算是动不了他,也大可启奏朝廷弹劾于他,到时候给他扣上一个不识大体的罪名,就够他受了。

    于是他只好扭头去在人群中扫视了一遍,找到了几个在城北一带的村寨之中,拥有大量田产地产的乡绅,让他们看看谁愿意暂时让出他们的庄堡,给于孝天充作兵站之用。

    可是这几个乡绅,当听到了于孝天的要求之后,再看到知州大人望向他们的目光,一个二个都立即来了个乌龟大缩脖,权当没看见,根本就不接这个茬,谁爱接谁接去,反正他们是肯定不敢这种傻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