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外城流民军-《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


    第(3/3)页

    若是有贵人路过,怕是以为聚集的贫民窟,嫌弃一眼,便不会再想靠近。

    但褚煦君仔细看了,发现这些帐篷虽然密集,但划分规整,四面连粪水都很少见,味道也不冲。

    竟比中州的臻安郡不是主干道的地方,还要干净。

    卫凌介绍:“这些都是靠近匈奴和夷狄的边界流民。这些时日,慢慢汇聚了过来。”

    流民是一城之主很害怕的东西,他们代表了大量的混乱、饥饿和疫病,十分棘手。

    古代每逢战乱、灾荒,还会有主城专门安排军队,出城用刀木仓驱赶流民,不跑的便会被当场击毙。

    本来是由百姓组成护卫百姓的兵,举起刀剑,对准的是别处因天灾人祸活不下去的百姓。

    可粮食和地方是有限的,这些源源不断的流民过来,谁能养得起?养活了带来疫病,传染了全城,没有医药,如何使得?

    所以赶走、杀了是最省力的办法。

    这便是野蛮原始、适者生存的古代半奴隶半封\/\/建社会。

    褚煦君顾不得感叹,她沿路看到,有一队一队的人穿着很单薄的衣裳,在一圈一圈的晨跑。

    褚煦君反应过来:“你把他们收编,成了兵?”

    卫凌笑了笑:“准确来说,更像是匪。”

    之前在济州外,卫家军收下的韩氏水兵,便有几万的匪。

    不同的是,在这里他们抢的对象主要是外敌。

    之前桃无名买回来的马就在这城外村的不远处。

    养人不能让他们一直闲着,得忙起来才不会生事。

    卫凌没管这些人,只是让原来的副将带着他们,分趟往边界去,抢回的东西都算他们自己的。

    流民最后在荒野上,活下来的大多也会成为匪,是以在这里他们融入得很快。

    抢了粮回来,吃不完还能换取、买到想要的东西。

    延城土地干旱,树木少见,帐篷搭起来快。

    另外,一旦匈奴南下,他们还可以随时转移,像蜗牛一样把家背在身上。

    延城是匈奴南下的一大关口,他们停留在这里,知道自己是延城的先锋军(敢死队)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