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面对郑渊的置之不理,李贤书见状只能无奈叹息。 他性格清傲,别人既然不愿上场作答,自然也不会出言相求。 更何况他乃北炎大儒,别人天华人士对他有所偏见也是正常。 “罢了罢了……” 李贤书将目光挪向别处,期望后来人能解出此题。 不多时,又有多人陆续上场解题。 可是所出之法皆差强人意,略有偏离题意,故此几位评判和出题人都没有认可。 郑渊独酌美酒,看似悠哉,但心里对此题也在默默剖析。 之所以不想上场,有很大原因是拿不准题意,不明白其中真正想要述说的点。 再加上刚才风头出的已经够多,总要留点机会给别人,毕竟别人万里迢迢来此,可不是专门给他当陪衬的。 郑渊不需要的功名利禄,可对其他人来说可是求而不得,思虑再三,他还是准备收敛着点。 万一树大招风,被人嫉恨可不好。 相比于郑渊怡然自得,一壶接一壶的喝酒,文会上的诸多文士却已经慌了。 本次文会的四题中有三题的文魁被一人夺走,这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过难受。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要赶紧说出一个能力压诸多同文,令评判满意的解题之法。 否则被此人夺得四魁,那他们可真的都要成为背景板了。 趁着有人答题的功夫,不少人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 郑渊的耳边又陆续响起了一阵阵传音。 “公子小女斗胆再请您上台……” “龙公子已连夺三魁,为何不再拿下一魁,成为古来罕见的四魁者?” “若不上台,岂不可惜?” 一开始都是些劝说。 后来之人更是说出各种诱惑,各种露骨的话语。 表示他只要继续参加,就可与之相会或自荐枕席或赠与金银名禄云云…… 郑渊虽然不耐烦,但还是没有理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