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天华一方,少年大儒侯罡站出来说道:“此做法太过苛刻,还是需劝诫为主!” “如何劝诫?”李贤书笑问。 “将礼义廉耻刻在骨内,融入思想,即便是不小心犯错,也不必太过责罚,让亲友帮其纠改,下次勿要再犯便好。”侯罡笑道。 “以道德而治,众口为束,也算合理,算是你们天华的风格!”李贤书沉吟了一会后说道。 此人退却,大齐一方又有人上场。 “先前二者,厉者太严,仁者太宽,还需中和!”此人乃是墨愈,亦是少年大儒。 他一开口,便让李贤书来了兴趣。 “如何中和?”李贤书微笑道。 “凡错者,需抄写道德文录一遍。二次者,需罚银。三次者,皆上刑。越是往后,便越严重,如此才可与人为善!”墨愈笑道。 “不愧是礼仪之邦,此法亦是不错!”李贤书默默点头,给予了认可。 “此法虽好,可亦有弊端……” 此时,西越国的文士也不甘寂寞,上前说了一番见解。 而李贤书还是赞同,没有任何反对的言语。 评判席其他人却是满脸严肃,无丁点看热闹的意思。 不少有心人见状,便知晓事情没那么简单,随后也没急着上前表述建议,只是坐在原地苦思冥想。 “这李贤书不会是在故弄玄虚吧!”郑渊喝着酒,心中如此想着。 刚才那么多人,几乎将能说的话都说完了。 可他还是这副模样,要不是其余评判没有讲话,郑渊都要质疑这个题目的真实含义了。 “难道还有深意?” 郑渊眼睛微眯,脑海中不断分析着之前上场文士的话语。 忽然,评判席上的一道目光看向他。 “瞅我干啥,我这次可不会上了!” 这道目光正是李贤书本人。 而郑渊则是撇了撇嘴,将目光转向别处,不与其对视。 第(3/3)页